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

同學采風-邱萬全

【同學采風-邱萬全】
2013.12.08 陳瓊綺

前言
民國102年12月9日早上十時和會長到邱萬全家中拜訪,天空微雨,一看到屋頂「福氣豬」的LOGO就想真是個特別的人-肖豬、養豬、售豬……一輩子離不開豬的老同學!

序曲:
邱同學國中畢業就接下家裡的事業,瘦弱的身體用腳踏車載著豬肉從豐原到潭子販售,從賣半隻、一隻……到現在每天30隻以上。銷售點從國內到國外,已非可一日而語。但除了經濟富足,他更引以為傲的是他的家庭、兒女,以及一群比親戚更親的好朋友。

奮鬥過程:
國中畢業即接下家裡重擔,每天早上2:30起床,就開始了忙碌的一天,賣豬肉剁肉因而手都變形,每天鞭策自己無一日懈怠,每天都是分段休息,仍沒有疏忽對子女的呵護,每天用車載上、下學,學習術科,忙不過來時,老同學胤寬夫妻、貿振都幫忙載子女,所以非常感恩老同學的幫忙。

爸爸的驕傲:
(一)大女兒從小學鋼琴,國小讀管樂班,曉明女中音樂班,北藝大音樂系,主修長笛,副修鋼琴。在北藝大術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,在二、三年級時,就立志要申請美國前三名的學校。畢業後申請上華盛頓州,伊利諾州、印第安那州州立大學,後來選擇印第安那州州立大學就讀。每學期9000美元獎學金,雖地處偏僻,但學習環境好,干擾少,可專心在課業上,一年半就拿到碩士學位,現在是博五,是博士候選人。
大女兒參加新加坡樂團甄試,初選上,明年一月底再辦一次甄選,樂團給予非常優渥的條件邀請她去甄選,若考上後月薪約28萬元新台幣。
(二)二女兒更有主見,更獨立,曉明女中國中部音樂班畢業時,就自己要求去台北念高中,考上中正高中,而後北藝大,主修法國號,副修鋼琴,現在跟姊姊一樣也是印第安那州州立大學博士班二年級的學生。
(三)二個女兒都非常懂事、貼心,在國外時常和爸爸用LINE、SKYPE視訊,邱同學也因此而精通3C產品。回國後也都會幫忙爸爸的工作,灌香腸、賣豬肉都難不倒姊妹倆。姊妹常關心父母健康,要他們多休息、多出去玩玩……非常孝順、貼心。
(四)擁有一些好朋友,在家裡忙時,幫忙接送照顧孩子,如林胤寬夫婦、洪貿振同學等。
(五)自己白手起家,有如此優秀的女兒很感恩,也因她們如此優秀,讓自己更有動力要更努力,且將孩子的成就內化成自己的成就,讓自己、太太與子女的優秀能夠並駕齊驅。

邱同學的名言:
(一)言教不如身教,身教來自家庭。
(二)在家庭裡架構共同核心,互相扶持,夫妻思想理念要共同前進、互相拉拔、互相成長。
(三)要跟著孩子一起成長,才不會有距離。
(四)就是要娶到你(太太),我才有今天的成就。
(五)忙人無是非,閒人無樂趣。
(六)親情、感情無法用金錢評量,不是有錢就會快樂。
(七)鼓勵女兒去考國家樂團甄試,沒考上也沒關係,有這樣的膽識就很棒了。
(八)人死後留名,虎死後留皮。
(九)商場上不要削價惡性競爭,要用更好的服務獲得生意。
(十)給孩子滿滿的愛,用愛的教育,讓孩子在愛中成長,投注49%在事業,51%在家庭。

回饋社會:
(一)曾在潭陽國小辦音樂會回饋學校

(二)幫助信、望、愛弱勢團體,捐贈物資及金錢。
(三)在潭子慈濟醫院辦音樂會,鼓舞生病者努力戰勝疾病,健康走出來。

結語:
邱同學夫妻胼手胝足,共同努力奮鬥,家庭生活用愛、用心經營,三子女成就不凡,事業方面更有前瞻性,很早就洞悉社會趨勢,家庭人口結構少,外食族越來越多,所以事業跨步到供應便當公司、中央廚房、國外……。








同學采風-蔡侑築

【同學采風-蔡侑築】
2013.12.08 陳瓊綺

前言
民國102年12月6日早上十時和會長一同到校友蔡侑築家中,久聞蔡同學染患「類風濕性關節炎」卻能克服病痛而涉獵植物染、插花、拼布……除了曾教學、創作外,亦曾在大型會議場合布置、展出均深受好評,故而慕名拜訪。

序曲
進到蔡同學家中,一壺好茶,兩大盤水果盛情招待,一開始閒聊才發現,我和她竟然從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都同班,難怪覺得好熟悉,好親切。這是48年前就認定的緣分哪!

生病前:
蔡同學國中畢業後,因家境的關係無法繼續升學,就去潭子加工區的「船井電機」工作,在每天上班坐公車途中遇到背著書包繼續升學的同學,心裡告訴自己:我不要一輩子在加工區當女工,我也要唸書。向母親爭取了一年,終於在第二年去「全德工商」念夜間部就這樣半工半讀完成了高職的課程,在加工區13年期間,曾在生命線受訓且擔任志工,曾跟黃朝棟老師學習國畫,也利用假日學習插花,亦拿到「池坊流」及「西洋花藝」的證照,曾在大度監理所、沙鹿的福壽沙拉油工廠教過插花,及在外埔一些大型會議場合佈置會場,手藝頗受肯定。

生病中:
教插花幾十年後,發現手的關節卡卡的,先看中醫,吃中藥,直到手腳關節變形後才轉看西醫,確認罹患「類風濕性關節炎」。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失調引起的疾病,特徵是手、腳的關節會變形、會痛,且是「對稱性」亦即兩手或兩腳都會同時受侵襲。國內著名作家劉俠(筆名:杏林子)亦是類風性關節炎的患者之一。

生病後:
因手的關節變形,導致無法拿剪刀剪花材,被迫放棄教插花,因此在家休養3年,後來曾到豐盟有線電視公司工作,從事人事行政有10年之久,在一次偶然機會慈濟師姐到家中收功德款時,告訴她慈濟有辦社大的課程,有興趣可去學習。她想拿不動剪刀,拿針線總可以吧?因此進入了拼布的世界。先在水源路私人家裡學習,而後,又正式拜師學習正統的拼布技藝,民國97年至98年又學習植物染,因為愛上它又環保自然,又不污染環境水源,及其溫暖、柔和的色澤!就一直從事植物染製作包包、圍巾、衣服的教學及創作至今。

心路歷程:
面對疾病的折磨,關節變形的疼痛,嚴重時連穿脫衣服都有困難,但不曾抱怨,因侑築說:「我在生命線擔任志工到今年已30年,每次都可以拿起電話幫助別人,為何麼自己心情不好時,不說挫折,不幫自己呢?我要鍛鍊自己,叫自己撐下去,雖然腳變形走路會痛,但,我不要躺在床上,哀憐自己。我要一直走下去,走出自己的人生,淡然、怡然自得精彩的人生。雖然這種病痛一輩子都要吃藥、打針,但我要學會與它和平共存,不讓它影響我的生活,讓我的理想、夢想、興趣、創作一直一直……持續下去。

後記:
1、在訪談敘舊中,侑築說記得小時候住在第一市場內,小學的老師常託她買肉鬆、醬菜,而老師就帶著一鍋白粥,配著她買的醬料享用美味的早餐,由可知蔡同學從小就樂於幫助人,深受老師信任。
2、生病過程中,仍不斷學習新的知識、手藝,曾參加職訓局辦的職訓中心學習製作衣服打版,也因一連串不間斷的學習,所以能將植物染及拼布的技巧運用在裁製衣服上,形成一種與眾不同、獨一無二的特色。
3、在生命線任志工30年,亦曾擔任法務部的榮譽觀護人8年,葫蘆墩文化中心志工……足證她有一顆溫暖、樂於助人、處處感恩的心,謙虛的個性,也因參與這些志工訓練經驗的背景,因此能在人生轉彎處面對考驗,成長自己。
4、學習國畫、插花、植物染、拼布……到從事教學創作都非常耗體力、時間,而她竟能同時擔任好幾項志工,這一股耐力與毅力令人佩服。

祝福她,我的老朋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