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

風雨故人來

風雨故人來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01.12.04 劉淑齡
17日晚間,中央氣象局發佈天氣特報:中部18.2度C,受鋒面及東北季風影響,18日中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會,需注意瞬間大雨、雷擊及強陣風。
晨起,忙不迭地望向窗外,天空灰濛,細雨連綿……糟!臺中多月來日日天氣晴,已有許久不曾下雨,心焦的農夫喜迎這陣及時雨,該有多感謝這驟降的甘霖!但對於要召開同學會的我們,碰巧當上「富雨人」,除了慨嘆「天公不作美」外,我也擔憂有些同學會望雨生畏,興起了卻步的念頭。
「哇,耐ㄟ安捏?已經預定好的桌次,已經買好了的獎品……」我自問。
「嗯,你不能左右天氣,但可以改變心情;你不能控制別人,但可以掌握自己。想來的同學應該都會來吧!」我自答後,撐起傘,起身出門去。我轉變心情接受蒼天的安排,樂於面對同學們對「豐南國中第四屆同學會」熱情的考驗。我堅信:想來的同學,一定都會來!
彩虹之美,在於多色共存;社會之美,在於多人共榮。一次活動的籌組,需存在偌多人力的灌注,我們的同學會,也有許多熱心又可愛的同學們各司其職,盡心完成交付的任務。其中最辛苦、最忙碌的,當然是會長戴肇昱囉!
籌辦的事項繁多,從敲定日期起(不得選「吉日」,恐同學們另有邀宴,不克參加)及至選定地點(時值年末,各家餐廳喜宴多,我們從順位一開始問起,好不容易敲到順位五,才有譜)、寄發請柬、各班委員邀請老師及同學、紀念品製作、抽獎品購買、名牌簽到單印製、場地布置……,各類大項、細節均不得缺漏。在將近二個月的籌備中,我們依會長指示按部就班行事,加上劉老師一旁提點,18日當天做好萬全準備,一夥人站在門口,開門揖友!
猶記第一次同學會舉開時是在四年前,當時各班的同學們聚在一起,嘰嘰喳喳有著敘不完的舊,聊不完的話題,彷彿要把34年來沒說的話一次給說個完的感覺。今年已是第三次舉辦,外頭雖風雨未歇,同學參加的的人數如同以往,將近150位左右,果真,想來的都來了!同學新來乍到,瞬間熱絡投入話題,氣氛熾烈依舊如昔;一大群的「阿伯」、「阿桑」此時都懷抱著顆年輕的心,談舊事聊新聞(最新的狀況),暖暖的熱情喧囂整個會場。
「劉淑齡,你還記不記得我?我是你國小的同班同學!」席間,我和戴肇昱逐桌敬酒到7班時,我定睛瞧著對我說這話的莊裕正。
「哇!我記起來了。你和小時候的樣子一點都沒變耶!」見到老同學的欣喜,腦中瞬間分泌快樂的腦內啡,讓一向記憶差勁透頂的我,頓時意外的浮現莊裕正小時候的臉龐。我開心的與他「認親」,不知怎地,就是覺得他與小時候的模樣一丁點都沒變,簡直就是個不顯老的中年帥哥呦!
回想國中時民風保守,男女學生嚴禁交流,國中時男生各分一層樓,女生一層樓,哪有機會認「隔壁親家」呢。其後,我翻閱了舊有的紀錄,發現莊裕正第二次同學會也來了,我們卻在二年後才有機會相認。我心中突生一計,下次同學會的活動流程,何妨打破班級藩籬,大夥兒就來玩個「大風吹」,如何?或許再加上個……我腦筋迴路骨碌亂竄,滿心歡喜的描繪著第四次同學會的畫面,心想:該給大家有個啥樣難忘的聚會呢?
近日因自己密集參加了國中、師專的同學會,在視網膜效應(註一)下,注意到最近網路上有一則新聞,報導基隆市正濱國中4名畢業25年的學生,在臉書發起「尋人啟事」,想找齊全班43人辦同學會。消息傳出後,網友協助轉載超過百次,在11月初時已湊到23人。同學會發起人希望大家能再聚一次。
另,「30重聚」是北一女的傳統,畢業30年的北一女校友將在12月舉辦「綠光風華BACK TO SCHOOL北一女30重聚餐會」,這屆的幹部與各班聯絡人,宛如特搜小組,早在今年初就開始海內外尋人的超級任務,全屆千餘位同學,歸隊率達92%。
「臉書」?「特搜小組」?喔!NO!這些全無……您可知道我們的同學會是如何產生的呢?是劉昌雄老師一步一腳印,辛辛苦苦催生出來的!劉老師用了最原始、最具人情味的方法-打電話(聽音辯證,劉老師沒有詐騙集團慣有的「大陸口音」);家訪-循著舊住址探訪學生,若已遷移,經由鄰居的憶溯協助下,劉老師在取得新資訊後,再開啟另一段「尋覓之旅」。經由一段長時間大海撈針式的地毯搜尋,電話費不知耗支幾許後,他共為我們尋得500多位同學的訊息。至今,對於尚失聯的同學,劉老師仍孜孜矻矻不放棄一絲希望,期望「一個都不能少」。
人都云: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。我們「同學會的寶」,無庸置疑就是劉老師囉!在每一次同學會舉開時,我都會在心底充滿了對他無限的敬重與感激,並時時惕勵自己:「有為者,亦若是。」為人服務的心,永遠不可停歇。啊!敬愛的劉老師呀!受學生我感恩一拜!再拜陳三願:一願老師千歲,二願學生常隨,三願如同梁上燕,歲歲常相見。(註二)最難風雨故人來,在風雨交加的初冬裡,有故友無畏料峭風雨,齊集而至,令人心喜,此乃人生最難能可貴之事。知天命的我們漸懂什麼是「人生不相見,動如參與商」,我們無法期盼每次的聚會「一個都不能少」,但卻可以如當紅的偶像團體S.H.E,在Seline被火紋身後復出,三人2012年再度合體所舉辦的演唱會-「不說再見同學會」一樣;我們也相約每二年大家一起見個面,而且……「永遠不說再見」!
註一: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「視網膜效應」,它的意思是說,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,我就會比平常人更會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一樣具備這種特徵。
註二:春日宴,綠酒一杯歌一遍,再拜陳三願:一願郎君千歲,二願妾身常健,三願如同梁上燕,歲歲常相見。-馮延巳「長命女」

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

豐南國中第四屆同學會

101年11月18日  上午 9:30
於豐原  微風小館舉行
誠摯邀請各位同學參加!!
微風小館
11月11日 最後一次籌備會
DSC_6579
DSC_6580
DSC_6584
DSC_6591

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

第三屆同學會籌備會

時間: 101年11月4日   地點: 南投縣桃米社區 
青蛙ㄚ婆ㄟ家
DSC_6444

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

第三屆同學會籌備會

時間: 101年10月7日   地點: 后里東億大理石
特別感謝!! 同學們所提供的餐點,飲料,烤肉
DSC_6273
DSC_6277
DSC_6281
DSC_6296
DSC_6307
DSC_6316
DSC_6322
DSC_6337
DSC_6340
DSC_6345
DSC_6351
DSC_6360

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

第三屆同學會第一次籌備會

籌備會於2012年9月16日 在豐原市興安街3號舉行
確認第三屆同學會將於2012年11月18日舉行
2012-09-16 10.43.22

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

石門 ,客家大院一日遊


感謝 會長戴肇昱
總幹事葉國富的精心策劃與付出!!
時       間:101年6月17日(星期日)
參加人數:
DSC_3939

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

劉淑齡來函

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!
此時此刻,我人在美國
四月底抵美,原本住在nursing home的老母漸漸「轉醒過來」
此情此情,請為我喝采
我哥和我商討將我母帶回家修養,但需由我留美照料
因而,我將延後至7月底才能返台
出國前,紹仙叩我,談及戴肇昱將於6月邀遊
心中掛念,原先答應大家這次一定同行
誰知,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
美好的盛會,我又將缺席了
這一任期,我毫無建樹,請戴肇昱直接罷免我吧
無言.........愧對...........
寧靜、單調的米國生活實在不適合這般好奇、好動的我
但是,當我面臨了人生的階段性任務時
我知道:萬般皆需忍,承歡報親恩!
上網搜尋了6月中旬的天氣預報--
全台天氣晴、南風和煦、氣溫舒適宜人
奉獻大家的蓬勃朝氣,就在6月17石門行囉!
遠遠傳送我誠摯的祝福:愉快~~愉快~~愉快喔~~~
劉淑齡  2012.06.01

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

石門 ,客家大院一日遊籌備會

預定於101年6月17日(星期日)舉行
img367
DSC_3799
DSC_3802
DSC_3786
DSC_3823
DSC_3824
DSC_3850

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

春遊


春遊
101.02.21 劉淑齡
        春遊,古稱踏青。「三月三日天氣新,長安水邊多麗人」,杜甫描繪唐代人們春遊的詩句,此種盛況在我們的寶島也不遑多讓。濃濃年味尚未全然淡去的春日,阿里山、武陵……各處塞滿綿延數里的車輛,無非渴求置身萬木吐翠、百花爭豔的春之畫境。
    春季郊野如詩如畫的氛圍能使人疲勞消除,精神振奮;空氣清新還能促進新陳代謝,改善血液循環;賞花尋鳥時的攀爬緩步能增加腰腿肌肉活動,進而增進心肺功能。因而,春遊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,古人如是說。
    行樂需及春!這個陽光和煦的週日,我們也來了一次春遊,就在芳草茵茵、綠樹成蔭的紹仙家。
    真是愉快的一天,有花香、烤肉香;有笑聲、音樂聲;有究今、有憶往……
    暖暖春曦,寬敞綠地,同學踴躍參加,加上劉老師不畏風寒前來(他原本以為后里風大必寒),坐實了「家有一老如有一寶」(他是我們同學會的珍寶),這次的活動天時、地利、人和備齊。
    主辦人紹仙率領惠蘭、麗卿、侑築三位最佳後勤部隊,加上大夥兒分工合作,各司其職,言笑晏晏間,轉眼將紹仙為我們準備的豐富菜餚,一道道填塞入腹。嗯!味美,飽足哪!
    在酒酣耳熱之餘,施銘淵演奏他勤練的薩克斯風絕技,令人讚嘆他雖然只練了一年多,但聽來頗為動聽,還不至於「吹皺一池春水」!
    這次的活動辦得成功極了,紹仙辛苦了!
    聚會時趣事不斷。一群人中總有些相見不相識的,七班林仁光怪說,都是從前國中時未敢「正眼」看女生,所以對女同學長相沒啥印象。說得也是,那個青澀或者閉塞的年代,誰敢造次?
    這讓我也開啟國二練習大會操的記憶片段,當時操場上隊伍排排站開,一排男生一排女生交互穿插,某一節動作是男生排和女生排面相對,雙手伸直做出「L」的動作。我手也舉高了,頭也歪過去了,但就是不敢「正眼」對望隔壁的男生,只能把眼珠子往天空看。此時只聽得那男同學大聲烙下一句閩南語:「恁看!阿……伊ㄟ目睭哪ㄟ吊吊?」
哇裡勒,我聽了暗笑到快吐血,就算時隔逾四十年,有趣的情景我仍歷歷在目呢!
    每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個故事,而每一個同學正在用最完美的方式訴說它。熟識了率真樸實的紹仙後,哇!好有熱力!信心十足且無懼無畏,全身充滿著對人對事的風采神韻和遮掩不住的喜悅幸福,在她身上看到積極樂觀,豁達開朗,真是可愛又迷人!
    每次聚會我喜歡傾耳聆聽同學的話語,我喜歡用心感受同學的特質,當同學訴說他的故事時,就像音叉的效果般,他的聽眾——「我」,與故事產生共鳴,震盪中接收了他的訊息,也漸漸瞭解了「他」。
    那麼,在每一次老同學的聚會中,我得到了什麼呢?同學讓我憶起自己的經驗,也增厚了我生命的尺牘。所以,每一次聚會我總會敞開我的身心靈,不論是 fun 輕鬆或者是 eye 同學……

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

焢窯

101年2月19日
於后里東億大理石廠
本次聯誼活動要特別感謝 四班
林紹仙, 吳惠蘭, 蔡侑築的籌劃準備。
參加人員
劉昌雄老師
3-1. 初永韻      3-2. 陳麗卿     3-3. 劉淑齡
3-4. 林紹仙, 吳惠蘭, 張筱雲, 蔡侑築     3-5. 馮國瑞
3-7. 林仁光, 葉國富, 陳明義, 蕭于修, 王滄碧,
       張晨昇, 顏得勝
3-8. 曾一恭      3-9. 戴肇昱, 江耀宗
3-10. 施銘淵, 張逸倫,   3-11. 江秋冬    3-12. 秦練盛
3-14. 王天峰, 吳志隆       總計同學24名, 眷屬8名
DSC_3703
DSC_3584
DSC_3592
DSC_3613
DSC_3614
DSC_3615
DSC_3644
DSC_3652
DSC_3655
DSC_3661
DSC_3679
DSC_3682
DSC_3694
DSC_3714
DSC_3717
DSC_3720
DSC_3724
DSC_3727
NMS_3648
NMS_3709